新聞中心
國強堅持把握中國發展動力,積極打造資源獲取平臺,通過做精做大鋼材制造加工板塊,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,努力進入
金融、物流、農業等其他業務領域,實現跨區域的資源整合與發展。
精研快速換型,推動生產提效 — —國強集團溧陽基地精益生產系列報道
作為國內民營大型制造企業,國強集團業務板塊多樣、產品種類復雜、生產任務繁重。
其中,尤以光伏業務板塊為代表,集團光伏支架產業產品組件多、型號多、規格全,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多樣,為了保障產品質量、訂單交付,需要頻繁切換模具、調整設備參數,生產管理難度大,推進精益生產、柔性生產的挑戰也相對較大。
在集團推進精益生產的過程中,興晟項目團隊積極參與、建言獻策、扎實推進,涌現了多個優秀團隊,興晟制作廠廠長陳會帶領的光伏支架小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在光伏支架型鋼生產中,由于客戶的需求變化較多,需要頻繁對整個生產機組進行換輥操作。以前換輥工作非常繁重,工人需要將沉重的輥軸從產線上取下來,然后將輥軸現場進行脫離,再按需求進行輥軸安裝,在換輥過程中,需要用扳手、錘子等重物進行砸,由于使用工具不當,工人干活不僅累,時間長,而且容易對輥軸造成損傷,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,并對產品質量形成隱患;同時,換輥區與生產作業區不分離,場地利用效率不高,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效率。
為了保障產品質量、縮短產品換型時間、提升場地利用效率,光伏支架團隊在精益生產老師帶領下,仔細鉆研換型工作的每道程序、每個動作、每個零部件,有效區分內外換模,將換型區與作業區做了分離,使換輥生產線內部作業轉換為外部作業;并專門設計了換模工具,明確分工協作方法,形成了標準化作業。在全體團隊成員的艱苦努力下,型鋼車間換輥由原來16個小時縮短為9個小時,換模時間縮短了43.8%,為柔性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。
快速換型不僅帶來了質量、效率、經濟效益的提升,也使團隊提升了能力、轉換了思維,對此,陳廠長的總結非常精煉:通過參與快速換型,整個團隊人員發生很大了四大轉變:
(1)分析能力:通過學習換模方法,提升了分析問題的能力。
(2)創新思維:利用研討、論證快捷作業方式,簡化步驟,減少工具,降低作業強度,鍛煉了團隊創新思維能力。
(3)改善意識:通過反復驗證、點滴改善的匯集取得的成果,提升了持續改善意識。
(4)工具開發:自制物料工具、小推車、扳手吊具等,提升了工具開發、生產作業能力。
未來,光伏支架小組還將繼續認真學習精益思想、精益工具,著力推進PMC優化、布局調整、現場改善、工藝標準化等精益生產工作,通過點滴改善,逐步提升生產效率、降低生產成本、提升資源利用效率。我們相信,通過持續推動、點滴積累,光伏支架板塊精益生產定能實現短中長期項目目標,為集團整體精益生產的推進、興晟發展目標的實現,創造更多的貢獻!